魅力芳华——访方琼教授
邓 容
方琼是我国颇具实力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声歌系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受聘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方琼198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师从王秀云、郑倜、周小燕教授,后进入上海乐团、上海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以演唱中国民歌和艺术歌曲见长,在探索中国民族演唱风格和“美声”发声技巧融合的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演唱个性,凭借清纯甜润的歌喉、宽广的音域和富有表现力的声腔运用,创造了辉煌的演艺经历: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一名(1996),演唱《泸沽湖情歌》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最佳新人奖”、全国广播新歌金奖“政府奖”(1997),“全国首届中国艺术歌曲MTV大赛”二等奖(2000),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布的“最佳民歌女演唱奖”(2010)。主演音乐电视片《相会在海边》、歌剧《太阳鸟》、多媒体舞台剧《乡愁》,为《还珠格格》《茶马古道》《理发师》等二十多部影视作品演唱主题歌和插曲。出版《悠悠情怀》《泸沽湖情歌》《天涯歌女》《情人的眼泪》《云想衣裳花想容》《银幕上飘来动人的歌》《海上新梦》《醉了千古爱》等多张个人专辑。
从事专业声乐教学十余年来,她潜心教学、成绩斐然,培养的学生邓容、吴娜、王喆、方瑶、敖长生、李玮鹏、扎西顿珠、蒋倩茹、金瑶等屡屡在“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大型比赛中获金、银、铜大奖。编写的教材《中国声乐作品赏析》,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自2002年以来,连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奖”、“贺绿汀基金奖”、上海市“育才奖”、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和“宝钢教育基金奖”。
方琼先后在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北京保利剧院,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举办近三十场独唱音乐会,并经常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类艺术活动。近年来,连续担任“金钟奖”“青歌赛”等国家级声乐大赛评委。
2014年3月的上海还是春寒料峭,坐落在汾阳路上的上海音乐学院却已是一片盎然春意,年轻的学生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歌声、琴声、笑声让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气。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美丽校园,我走近了一位美丽的歌唱家,她也是这所著名学府年轻的声乐教授——方琼,有幸倾听她的歌声,倾听她的追求和理想,倾听她对艺术的见解。
方琼教授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培养的学生也是群星璀璨。从一个湖南妹子到“青歌赛”金奖得主,然后成长为音乐学院的教授,“金钟奖”“青歌赛”评委,民族声乐中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如何经历艺术的学习过程,如何认识和理解歌唱艺术,如何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来抒写歌唱成功之路的,又是如何潜心教学、培养出众多优秀学生?我怀着几分崇敬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方教授的课堂。聆听她给学生上课,品着她亲手泡的滇红,听她娓娓道来音乐之美(以下笔者简称“邓”,方琼教授简称“方”)。
邓:方老师好!首先想请您谈谈您的声乐学习之路。
方:我的声乐学习道路其实很简单。在考进上海音乐学院之前,我曾经随金铁霖老师上过几个月的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我后来的学习和教学中,常常会用到金老师当年教给我的方法和理念。后来考进上海音乐学院,我学习的是民族声乐。我觉得我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我很喜欢民族声乐,也愿意并且能够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努力。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上海歌剧院工作,那些年的舞台实践也给了我非常好的锻炼、提高的机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学习和实践结合的结果,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后来,我有机会去了美国马里兰大学访学,进一步研究了美声唱法和很多与声乐有密切联系的艺术形式,拓展了我的艺术视野,丰富了我的音乐世界。
邓:您后来跟随周小燕先生学习声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老师对您的声乐学习产生过重要影响?
方:我随周先生学习最大的收获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她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她是位很有乐感的人,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有很敏锐的洞察能力,加上她丰富的经历和教学经验,让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运用歌声去表现作品的情感。第二是她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热忱。这很重要!教师只有和学生心心相印了,才能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如果一位教师对学生没有感情,教学不认真,那他(她)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
至于说还有哪些老师对我产生过影响,我觉得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无论是名声响亮的还是默默无闻的,每一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会观察他们的教学,观察他们学生的演唱,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来提高自己。
邓:1996年您获得“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这对您后来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方:当然,获得“青歌赛”金奖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台。获奖之后,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总会想再好些、更好些,因为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我的心得是不要把一次成功看成是顶点,而是要迫使自己不断地追求更多的成功。我一直这样认为!所以,获奖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但同时也是压力,是新的起点。
邓:您在教学的同时还不断地举办音乐会,同时还参加许多重大演出。您能说说全国哪些地方您还没去演唱过吗?
方:这个问题有点难,没去演出过的地方还有好多啊!我在北京、深圳、南京、南宁、西安等地举办过多场个人音乐会和师生音乐会。当然,上海就更多了。今年我计划在广州大剧院举办个人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师生音乐会。确实,在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兼顾演出很辛苦、很累,有时候累得话都不想说。但我心里总是有个移动的目标,那就是对艺术的不断追求,我努力做到了许多,但还总是追不上这个前行的目标。我会继续努力,让大家观看到更多我的音乐会。
邓:您在多个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也举办过不少场音乐会,他们对我们的民族声乐如何评价?
方:我曾经在美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举办过音乐会,今年初又在新加坡举办了音乐会。外国友人对我们民族声乐的喜爱不亚于国内的听众,他们对来自东方的歌声特别好奇,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当然,不仅仅是表扬我,更主要的是对中国的民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华语地区举办音乐会更是印象深刻,尤其是当地华人听到那些来自祖国各民族的优美旋律时,会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某种血缘情谊,那种兴奋和陶醉是很让人感动的。
邓:真好!听了您的叙述让我感受到海外同胞对故土的深情。接下来请谈谈学习美声唱法对您民族声乐的演唱有什么帮助?
方:在艺术的审美方面,“美声”和“民族”有很多共性,对声音的美感、乐句的处理、音乐情绪的表现等都是一致的。“美声”经历了几百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和教学体系,这对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歌唱技术上,我认为“美声”和民族声乐也是一致的,民族声乐也要讲究声音圆润、气息的流动、音乐线条和张力等。我们常常把民族声乐和“美声”区分开来,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掌握了完善的歌唱技能,就能自如地运用各种声音来表现不同的音乐作品,学习“美声”还可以帮助歌者了解各国、各民族和各个时代的音乐风格,对民族声乐的歌者在拓展视野上是很有益的。
邓:经常有人会讨论民族声乐“千人一面”的现象,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方:确实,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了。我认为“千人一面”现象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可以把它理解为民族演唱风格的共性,也可以理解为“规范”。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审美标准下,大家都朝着这个标准靠近,那么相似的地方必然是很多的。尤其民族声乐,当一个优秀的歌唱家被大家推崇时,众人模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我们民族声乐的作品还不够丰富,同样的歌曲唱得接近那也是难免的。如果有一千个学习民族声乐的人唱得和我一样,那“千人一面”岂不是太好了?再说“美声”,那也是“千人一面”啊!唱“巴洛克”要有规范,唱“莫扎特”有规范,唱德奥艺术歌曲不能像唱意大利歌剧,不是吗?哪儿都有规范,声音上也是如此,我们熟悉的那些大歌唱家难道就区别很大吗?我听斯科托和弗雷尼就很容易混淆,男高音科莱利和贝尔冈齐也很难分辨,男中音就更不容易分辨了。歌者的个性特点是应该有的,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但是声乐艺术对声音共性的要求是大家都想追求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确实有许多年轻的歌唱家、学生因为过度喜爱某位歌唱家而盲目模仿,甚至模仿别人的缺点,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优势,研究学生适合什么样的风格,在追求民族声乐共性美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化的歌唱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邓:在您看来,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如何?教师在其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方:这是个很大的题目。民族声乐的发展要依靠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这个“大家”不仅仅是从事民族声乐演唱、教堂、研究的人群,更多的是与民族声乐有关联的学者、专家、艺术家和教师群体。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程其实并不长,有人说中国古代就有声乐了,其实不然。古代叫“唱”,“唱”并不一定是声乐,这是概念的混淆。我们有那么丰富的民歌、曲艺、戏曲,唱了几百上千年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声乐”,声乐有声乐的范畴!
我认为,中国的民族声乐可以说是从延安时期开始的,到现在经历了大概四个较为明显的发展时期:以王昆、郭兰英为代表的“黎明时期”,以李谷一为代表的“发展期”,以宋祖英、阎维文等歌唱家群体为代表的“繁荣期”,现在正逐渐向“成熟期”发展。民族声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需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声音的变化上,要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民族声乐文化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优秀的歌唱家、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丰富的音乐文献、系统的民族声乐理论。在歌唱声音的审美方面,也要不断提高声音的质量和品位。民族声乐不是唱民歌,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土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也应该有雅的、气质高贵的作品和表演,能在国际上和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珍宝相媲美。
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肩上的责任就很重了,我们要做好榜样,多开音乐会,把更多、更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出来。此外,一个好的学校要有几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有了优秀的带头人就会造就一支优秀的队伍、一个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才会激励自己出成果。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许我能教的学生有限,但是当学生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种积极的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邓:我对您那场“上海老歌专场音乐会”印象很深,您在演唱那些老歌时,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声音的运用与您演唱民歌有明显的区别。那么,您在演绎这些上海老歌时,从唱法上讲是否属于“跨界”?对于这种现象您怎样界定?
方:我觉得歌唱没有明确的“界”,从艺术上讲,“美声”、民歌和其他作品,譬如音乐剧,如果歌唱技术全面的话,那只是风格表现上的不同。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应该具备全方位的歌唱技术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歌唱技巧。就好比弹钢琴,同样一台钢琴,可以弹“巴赫”,弹“莫扎特”,也可以弹《黄河》,还可以弹爵士,这难道也是“跨界”?难道弹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钢琴吗?只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要符合作品的精神。歌唱训练是为了尽可能地拓展我们的歌唱技能和机能,但在演绎的时候就要明确地知道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什么样的情感。如果一个人只会发一种声音,那根本就是没学好。我想,从声音的运用来说,只要有完美的歌唱技术就没有“界”可言,即使有“界”,也是可以“跨”的。
邓:请您谈谈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民族声乐人才的独特之处?
方:上海音乐学院在培养民族声乐人才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当年王品素老师培养的才旦卓玛、何继光等人都是民族声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回校任教的常留柱老师、鞠秀芳老师等,也都是著名的歌唱家和教学专家。这些优秀的歌唱家,包括坚持了几十年的“民族班”,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歌手。民族声乐专业的发展是,“上音”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上音”的特点是坚持传统,在传统层面上不断创新,打好基础、不急于求成,把更为深厚和多元的文化融入教学中,提高民族声乐的审美品位,同时不断向全国各兄弟院校的民族声乐同行学习。
邓:您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学生们眼里,您是一位严格,甚至是严厉的教师,同时又是一位能够和他们心心相通的朋友。请问您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方:我要求自己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然后才是一位好教师。如果自己唱不好,又怎么能去教学生?当然,即使自己唱好了,也未必就一定能教好学生,还要研究教学,要用高的要求、高的品味和全方位的技术教导学生。
我常常会用雷锋风格的话来比喻师生关系:对待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教学要像秋霜一样的严厉。与学生们的交流不仅仅是在教学上,不仅仅在课堂里,还要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样,才能够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我的想法,更好地交流。说到教学理念,我认为声乐教学不能一成不变,要在明确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引导学生向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向发展,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邓:谢谢方老师,感谢您今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有见地的看法。通过今天的采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您对歌唱艺术的见解和理念。预祝您的音乐会圆满成功!
方:不用客气,也希望通过你的访谈向全国的民族声乐同行和爱好者献上我美好的祝福!谢谢!